回归创新本源理解专利“三步法”
回归创新本源理解专利“三步法”
·
用“三步法”来评价创造性实质上就是模拟发明创造的形成过程,确保客观的评价创造性。
发明创造的形成过程:
1、发明人在面对一个产品时,发现其存在一个缺陷;
2、研究分析出该缺陷的产生原因;
3、在现有技术中寻找到能够解决该缺陷的技术手段或 自己创新构思出一个能解决该缺陷的新技术手段。
其次,“三步法”的步骤是:
1、确定接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发明的区别技术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3、从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是否显而易见。
具体理解起来就是:接近的现有技术相当于作为改进起点的那个产品,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当于那个产品存在的缺陷,这就要求接近的现有技术整体上存在这个缺陷,发明人才有动机对其改进。
如果接近的现有技术整体上不存在这个缺陷,发明人就没有动机对其改进,也就不会以其为起点得到发明创造。是否显而易见 就是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如果现有技术中存在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则发明人结合技术问题、该技术手段很容易就能得到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从而本发明创造是显而易见的,不具有创造性。
如果现有技术中不存在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则需要发明人发挥创造力构思出一个新技术手段,从而基于新技术手段的技术方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具有创造性。
来源:专利干货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